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举办急救技能大赛

来源: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-卫生健康学院

时间: 2025-04-25 10:12

    “患者无意识,立即启动心肺复苏!”“AED电极片已粘贴,开始分析心律!”4月24日,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大礼堂内,参赛队员急促而精准的指令声此起彼伏,选手跪地在模拟“伤员”身旁实施胸外按压,辅救人员快速展开止血包扎,动作规范有序、分秒必争。

  为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,激发全校师生学习急救知识的热情,营造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良好氛围,学校以“急救先锋,护佑生命”为主题举办师生急救技能大赛。大赛由华夏急救教育中心主办,全校21支师生代表队,105名选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。

  比赛自4月初启动,前期开展系列培训和预赛,总分前30%的队伍进入决赛。初赛环节聚焦理论与实操双重考核,理论部分涵盖急救基础知识、急救法律法规等常见急症要点,实操环节则模拟真实急救场景,要求参赛者相互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急救处理措施。比赛还设置了寻找AED“定向越野”,让师生熟悉校园内AED位置,多项考核不仅要求选手要熟练掌握急救基本功,在比赛现场对“病人”能进行迅速准确的判断,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、应急反应,和准确熟练的操作手法。

  决赛现场,很多看似平常的急救护理操作其实并不容易。如在心肺复苏环节,选手需要迅速准确判断呼吸、心跳骤停并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,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;创伤包扎处理则要求选手在短时间内完成伤员评估、止血包扎、器材调度等任务,要求具备娴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。选手们面对模拟交通事故、地震等高危场景,迅速分工协作、配合默契,操作流程衔接紧密,汇报术语规范清晰,展现出娴熟的急救技能、稳健的心理素质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。

    “急救技能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,必须做到‘快、准、稳’。”大赛评委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模拟医学中心主任王西富在点评中指出,参赛队伍在心脏骤停、创伤大出血等高危场景中展现出扎实的技能功底与应急处置意识,凸显校园急救教育的实践成效。学校副校长梅桂萍表示,学校始终将安全教育纳入育人体系,近年来通过开设急救课程、建设培训基地、组建志愿服务队等举措,累计培训师资超千余人次,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急救知识从校园向周边社区、乡村辐射,践行高校服务公共安全的社会责任。

  此前报道显示,自2022年学校获批教育部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以来,该校先后投入超1400万元建成华夏急救教育中心。该中心先后承接“羊城工匠杯”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职工应急救护劳动技能竞赛、从化区继续教育及社会急救考证培训项目等,累计培训急救人员1260人次,中心还携职教资源走出校门开展“送教送培”,为梅州丰顺县开展基础教育帮扶,累计惠及当地7400余名师生。

  “我们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,以赛促学、以赛育人,不断深化急救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,探索创新急救教育的模式和方法,从而不断提升师生的急救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。”该校校长邹建华说。

  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撰稿人:纪瑶、傅正

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